熱收縮膜,我們都用過,你知道是怎么來的嗎?
2021-09-17 19:46:56
信息詳情
熱收縮膜,我們都用過,你知道是怎么來的嗎?
隨著科技的發展,20世紀50年代初期,英國技術家亞瑟·查里斯貝(Arthur Charlesby)的相關研究取得了突破。他發現聚乙烯(塑料的一種)經輻照交聯技術處理后可變成一種具有特別“記憶效應”的熱收縮材料。查里斯貝發表了一系列關于輻射交聯技術研究的論文,他的開拓性工作優良推動了輻射聚合物行業交聯技術的研究與發展。
這種熱收縮材料被加熱到確定溫度時變得膨脹且很有彈性,將它拉伸成薄膜,隨之再將溫度降至室溫,它卻仍能保持膨脹時的狀態。如果用它來包裹某些東西,例如,包上一只肥嫩的火雞,只要對薄膜再次加熱,質量優良就出現了:薄膜顯現了“記憶效應”,自動收縮至它未膨脹時的狀態,肥嫩的火雞就被薄膜緊貼著嚴嚴實實地密封起來了。這種經輻照交聯處理的塑料薄膜被稱為熱收縮膜。